2019年,“美麗青島”建設將添這些利好
發布日期:2019-03-02
新建天然氣管網200公里,新增、改造120座公廁、全面構建新機場交通銜接新體系,加快推進新機場高速連接線(雙埠-夏莊段),“二隧”工程建設……1月22日,青島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,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孫煒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勇、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楊釗賢、市水務管理局副局長劉鋒、市園林和林業局副局長耿以龍,圍繞《建設美麗青島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》主題分別進行專題發布。
青島市城市管理局:
新建天然氣管網200公里,新增、改造120座公廁
2019年,青島市城管委辦公室將進一步提高道路保潔精細化水平,將機械化保潔向支路和人行道延伸,支路和人行道機械化保潔率達到40%以上。“一廁一景,一廁一策” 的公廁建設理念,新增、改造120座公廁,打造一批精品公廁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,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,居民小區覆蓋率達到50%。強化市容秩序整治和違法建設治理。
同時,強化供熱轉型升級,繼續推進華電青島發電廠三期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等項目建設,研究煤炭清潔化利用推廣路徑,鼓勵試點高效潔凈燃煤技術的應用。進一步完善天然氣輸配系統,全市新建天然氣管網200公里,新增天然氣用戶8萬戶,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氣代煤清潔取暖工作,推進管道天然氣設施向鎮村延伸,管道天然氣鄉鎮駐地覆蓋率達95%。
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:
全面構建新機場交通銜接新體系
2019年,將堅持世界眼光、國際標準、中國特色、高點定位的理念,按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,持續推動城市建設精品化,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,圍繞美麗青島建設,重點開展以下工作:加快城市路網建設,全面構建新機場交通銜接新體系,以“高快一體、無縫銜接”為核心,加快推進新機場高速連接線(雙埠-夏莊段)工程建設;以“多通道連通、全天候保障”為目標,積極推進春陽路、李王路等常速干道路網建設,形成多條全天候保障通道;以未貫通道路打通、擁堵節點改造為重點,與相關區市政府聯手,在全市區域實施20條未貫通道路打通工程建設;高質量建設新疆路-渤海路匝道工程,打通區域道路“瓶頸”,提升路網整體效率;優化太平路、中山路及周邊區域的出行環境和生態環境,進一步釋放太平路地面空間,打造城市客廳;加快第二條海底隧道等關鍵性樞紐工程方案論證及建設進程,進一步促進“青黃同城一體化”發展。
2019年將對標上海美麗街區建設經驗,計劃在市南區、市北區建設“美麗街區”示范項目。秉承“建筑可閱讀、街區可漫步、文化可傳承、城市可記憶”的理念,按照市級統籌、區級主導、企業自籌、財政獎補原則,打造美麗街區示范項目。
經轄區相關部門確定,“美麗街區”示范項目范圍為市南區大學路、沂水路周邊區域、市北區館陶路和廣興里周邊骨干道路和沿街區域,涉及核心道路14條,周邊連接配套道路15條。目前,美麗街區”總體工作方案和配套管線改造摸底工作已基本完成,相關轄區具體實施方案和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。
加快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,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。一是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。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李滄區25平方公里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。按照“試點有模式、推廣有機制、片區有成效、項目有品質”的原則,組織推進海綿城市詳細規劃和系統化實施方案編制,確保到2020年實現25%城市建成區達標。二是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。加快49公里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管線入廊和運營工作,推進青島西站等地下綜合管廊建設。搭建市級地下綜合管廊監控平臺,加強管廊統一運維監管。完善地下綜合管廊收費機制,促進可持續性利用。三是加快市政設施建設。2019年,本市計劃新增城市集中供熱配套面積300萬平方米,惠及居民約3萬戶。新增燃氣管道200公里,惠及居民約8萬戶。推進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、華電青島天然氣熱電聯產工程等一批“十三五”重點能源項目,為調整本市能源結構、實現能源優化整合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實基礎。四是實施李村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。以創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為契機,以李村河流域為重點示范區,探索推行污水處理廠、排水管網與河道聯動的“廠-網-河”一體化建設運營模式,引入海綿城市理念,采取控源截污、內源治理、活水保質,進行科學化、系統化、全方位治理提升,進一步鞏固李村河流域水環境治理成效,打造水清岸綠、魚翔淺底的優美生態環境。
加快建筑節能改造,全方位降低既有建筑的能耗水平,2019年計劃完成500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。在對老舊住宅實施改造的同時,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,對150萬平方米高耗能的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。
年內開工建設4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,探索建立設計、生產及施工一體化建設模式和適應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。計劃組織實施農村清潔取暖改造,拿出部份資金對農村地區替代燃煤的清潔化改造進行支持,力爭全年完成4.7萬戶改造。
市生態環境局:
實施建筑市場主體揚塵“黑名單”制度
2019年,將突出打好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役,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持續改善。深入推進“四減四增”行動,加快實施“1+1+8” 環保組合方案,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
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。全市不再新上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,提高青島港、董家口港水陸、鐵路集輸港貨運比例,加強柴油貨車污染治理,實施建筑市場主體揚塵“黑名單”制度,今年力爭提前實現空氣質量全面達標。
打好碧水保衛戰。深入實施李村河、海泊河中下游等一批河道綜合整治工程,加強膠州灣等海洋污染防治,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。推進凈土保衛戰。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,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。組織實施87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,力爭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達給本市“十三五”期間完成800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。
市水務管理局:
推進藍色硅谷海水淡化項目
加快推進黃水東調青島承接工程建設,繼續推進水廠深度處理改造項目,完成引黃濟青第二水廠等5座水廠深度處理改造。新(改)建城區供水管網80公里,新增一戶一表2萬戶, 改造二次供水設施40處。
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,以區(市)為單元,深入排查問題,建立整改臺賬,通過改造、配套、升級、聯網等措施,提升村內工程建設和管護標準,構建完善的農村飲水安全供水體系。擴大百發、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利用范圍及利用量;推進藍色硅谷海水淡化項目,年底前開工建設。進一步擴大再生水利用范圍及利用量,力爭2019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5%。
抓實防洪減災工程建設。實施北膠萊河新河蓄水防潮閘重建,完成11座病險水閘、1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洙河萊西段治理任務,積極推進市水旱災害防御物資儲備中心建設,補齊防汛短板。
完善河(湖)長體制機制。堅持問題導向、因地制宜,抓好“一河一策”、“一湖一策”的組織實施。嚴格組織上級河長對下級河長的考核,定期通報各區(市)河長制工作進度、河長履職情況和群眾舉報問題的整改情況,推動河長制工作落實。加大河湖岸線整治力度。繼續開展侵占水域及岸線專項整治,嚴厲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為,加強涉河項目建設、河道資源管理,逐步恢復河湖水域岸線生態功能。
不斷提升河湖管護效益。優化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建設,逐級建立“河長在行動”微信群,對群眾投訴舉報和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,建立整改合賬,實行“銷號,”管理,確保件件有落實、事事有回音。抓好數字大沽河工程運行管理,提升河道管護成效。
加強城鄉生活污水治理。加快推進污水、污泥處理基礎設施建設,實施李村河、海泊河、麥島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,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能力:推進小澗西污泥全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,提高規范化污泥處置能力。配合推進雨行分流建設,逐步減少臨時截污措施,優化提升泵站、污水處理能力,鞏固河道治理成果,全面提升過城河道水質環境。持續推進市內三區無人管或管理不到位的樓院專用排水設施“一家維護”’逐步解決老舊樓院排水管網因年久失修引發的堵塞冒溢等難題。
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。將省下達本市的2019年度用水總量、用水效率、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等控制目標分解下達到各區市。組織對各區(市)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進行考核。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區域限批制度,從嚴控制新增取水許可審批。
加強水資源保護。積極參與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,對全市水功能區的水質進行監測,超標情況及時通報市環保部門及有關區(市)政府。對尹府、宋化泉等6座水庫實行以“物理隔離、視頻監控、設立標志”為主要內容的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項目建設。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。全面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,嚴格計劃用水管理等。
市園林和林業局:
計劃新建改建“口袋公園”50個
2019年,青島市林業局將繼續積極推進城市口袋公園、街心公園規劃建設與管理。根據《青島市小型開放綠地(口袋公園)規劃建設管理規定》,組織各區市加快街頭游園、口袋公園、節點綠化建設,繼續打造一批老百姓身邊的公園。截止到2018年年底,本市共新建改建各類口袋公園196處。2019年計劃新建改建“口袋公園”50個。同時,在郊區全市將完成新造林13. 7萬畝任務。
上一篇:企業文化的本質
下一篇:青島加快城市路網建設
0532-68977555